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军的疯狂进攻,国民党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敌后抗战面临严峻形势。
当时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极其困难,有些地方抗日军民几乎没有衣服穿、没有菜和油吃。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子盖,甚至吃粮也很困难。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1941年,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再次强调必须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大生产运动的总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自给”。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学人员和人民群众响应号召,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展开。边区政府专门成立生产委员会,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产,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耕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1941年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他们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开展劳动竞赛,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三五九旅一位名叫郝树才的战士,以一天开荒四亩二分三的成绩,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气死牛”。经过艰苦奋斗,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粮食堆满仓,麦田翻金浪,猪牛羊肥壮”的“陕北的好江南”。
在大生产运动中,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毛泽东在自己窑洞下面开垦了一块地,种上了菜;朱德组织一个生产小组,开垦菜地三亩;1943年,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举行纺线比赛,任弼时夺得第一名,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中央领导人的行动,成为大生产运动的鼓舞力量,延安党政军学各界数万人投入大生产运动。
战斗在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华南等地区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也在“劳动与武力结合”“战斗与生产结合”的口号下,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开展大生产运动和进行经济建设的多种形式。
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后,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1941年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建起公营工厂123个,私营工业也有很大发展,日用工业品实现了自给或半自给。1942年到1944年的3年中,陕甘宁边区共开垦荒地200多万亩。到1945年,边区农民大部分做到“耕三余一”(即耕种三年庄稼,除消耗外,可剩余一年吃的粮食),部分做到“耕一余一”;农民所交公粮占总收获量比重逐年下降。从1943年起,敌后各根据地的机关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人民负担也只占总收入的14%左右,按当时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要求。
大生产运动是自力更生的一曲凯歌。它不仅支持了敌后的艰苦抗战,而且积累了一些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广大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要“感谢”那些封锁我们的人们,因为封锁这件事,除了它的消极的坏处一方面之外,还产生一个积极的方面,那就是促使我们下定决心自己动手,而其结果居然达到了克服困难的目的,学会了经营经济事业的经验。
(来源:学习强国-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