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大学离退休工作网站!
正能量活动

正能量活动

不用扬鞭自奋蹄——我校老专家老教授退而不休,成果频出

作者: 时间:2023-06-20 点击数:

 深圳大学有一批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老专家老教授。他们退休后退而不休,笔耕不辍,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4月22日,我校胡经之教授《亲历美学风云》新书首发式暨“中华美学的创新之路”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圣淘沙酒店会议厅举行。九十高龄的胡经之教授,著作等身,但仍笔耕不辍。他的新著《亲历美学风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反映了胡经之教授为我国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此外,今年二月,胡经之先生在《书屋》发表长篇文章《且将微云寄清秋》,该文展现出胡先生毕生为美学事业而奋斗的人生历程,被《新华文摘》2023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据悉,胡经之先生在“中华美学的创新之路”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探寻美学创新路》,也已修改成章,不久后将在《名作欣赏》专栏发表。




我校何道宽教授是享誉学界的著名翻译家。2023年4月22日,由何道宽教授主译的《媒介环境学译丛(第三辑)》发布会暨“媒介环境学.创新与突围”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沧海校区大会议厅举行。何道宽教授年过八旬,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从事传播学经典著作翻译,出版译作110种 ,被誉为“学术翻译独行侠”,今年4月获得翻译家最高荣誉奖项“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成为深圳乃至广东省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翻译家。




 2023年5月,我校郁龙余教授的新著《燕园荔园学脉相通---郁龙余执教50周年纪念文集》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孟昭毅、吴俊忠主编,全面反映了著名东方学家、“杰出印度学家”奖获得者郁龙余教授毕身从事东方文化及印度学研究的人生历程。国务院参事王京生为该书作序,称赞郁龙余“为深圳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是深圳乃至国家的一页文明篇章”。郁龙余教授年过七旬,退休后仍然经常坐班车到学校上班,甘当“学术义工”。近年来出版《季羡林评传》、《“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兼论中国印度的历史担当》等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此外,郁龙余教授还在学术研究之余致力于长篇历史小说《黄道婆》的创作,该书在202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著名学者滕文生称赞这部小说使黄道婆“这位创业于宋末元初的巾帼巨子重显于当今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2023年6月18日,由杰出校友林培汉策划、杨移贻教授主编的《创新报告---源于深大的40位创新榜样》新书发布会在深圳南山书城举行。该书由深圳出版社出版,反映出40位深大杰出校友发扬深圳大学的“三自精神”,在新时代锐意创新、大展宏图的先进事迹。他们是深圳大学发展成就的生动体现,是深大改革创新的最佳代言人。老校长章必功读完《创新报告》后高兴地说:“当年读《创业报告》,意气风发;今日看《创新报告》,精神抖擞。虽年过七十,仍有冲动。”杨移贻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退休后仍笔耕不辍,研究不断,早在2011年,就主编出版了《特区大学 窗口大学 实验大学---深圳大学办学实践探索》,成为概观深圳大学改革发展史的代表作。今年,在深圳大学成立40周年之际,他又主编出版了这本《创新报告》,向深大校庆献礼,盛情可赞,功不可没。




 2023年1月,我校吴俊忠教授的新著《千古文章一世情---吴俊忠自选集》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深圳大学40周年校庆的献礼图书,凝聚着浓厚的“深大情结”,也全面反映了吴俊忠教授毕生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成果。著名学者胡经之先生为该书作序,称赞作者是“与时俱进的新型学者”,“完成了从传统外国文学教师到现代文化学者的转型”,“既能在俄苏文学和文学鉴赏领域不断探究,又能深入评析深圳文化的新观念、新形态、新趋势”。《深圳之窗》邀请吴俊忠参加“和作家一起读书”直播栏目,请他介绍新书的创作动因和文化内涵。吴俊忠教授年过七旬,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他退休后一直坚持学术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和编印《执着与逍遥—--古稀文选》、《读懂深圳》、《晚晴新晖----拾遗集》等多部著作,几乎一年出一本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老牛高唱黄昏颂,不用扬鞭自奋蹄”。




来源:吴俊忠

校稿:黄暖红

审核:郭星

办公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综合服务楼4楼    联系电话:0755-26536620   0755-26536278